About: Perihelion and aphelion     Goto   Sponge   NotDistinct   Permalink

An Entity of Type : dbo:Place, within Data Space : dbpedia.org associated with source document(s)
QRcode icon
http://dbpedia.org/describe/?url=http%3A%2F%2Fdbpedia.org%2Fresource%2FPerihelion_and_aphelion&graph=http%3A%2F%2Fdbpedia.org&graph=http%3A%2F%2Fdbpedia.org

AttributesValues
rdf:type
rdfs:label
  • الأوج والحضيض الشمسيان (ar)
  • Perihelion and aphelion (en)
  • 近日點和遠日點 (zh)
rdfs:comment
  • الأوج والحضيض الشمسيان، حيث يعرف الحضيض بأنه اقرب نقطة يكون فيها الكوكب من الشمس، ويتسارع الكوكب أثناء اقترابه من نقطة الحضيض، وبعدها يبدأ بالتباطؤ. أما الأوج هو النقطة التي يكون فيها الجسم في المدار بحيث يكون الجسم السماوي أبعد من الشمس. (ar)
  • 各個星體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大致是一個橢圓,它的長直徑和短直徑相差不大,可近似為正圓。太陽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而焦點是不在橢圓中心的,因此星體離太陽的距離,就有時會近一點,有時會遠一點。離太陽最近的時候,這一點位置叫做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時候,這一點位置叫做遠日點。 近日點(perihelion)這個字來自希臘字的peri和helios,意思分別是靠近和太陽。遠日點(Aphelion)則源自前置詞apo,意思就是遠離(away、off、apart)(相似的字還有近地點(perigee)和遠地點(apogee)分別是在軌道上離地球最近和最遠的點。)。 在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一種非圓形的)(任何只繞行太陽公轉的天體,軌道都是接近橢圓的,這種現象被稱為近日點進動,以阻止軌道成為簡單的封閉曲線,像是橢圓)。因此,它們都會有離太陽最近和最遠的點:近日點和遠日點,合稱為拱點,以軌道離心率測量軌道的扁平度(與理想的圓的差異。)。 近日點是行星、小行星、彗星或任何環繞太陽的天體,在軌道上最接近太陽的點。它與天體在軌道上距離太陽最遠的遠日點相對。 地球大約在每年的1月3日最接近太陽,而在7月4日左右離太陽最遠。不同年份最接近和最遠離的日期參見拱點。 (zh)
Wikipage page ID
Wikipage revision ID
Link from a Wikipage to another Wikipage
Wikipage redirect
sameAs
dbp:wikiPageUsesTemplate
has abstract
  • الأوج والحضيض الشمسيان، حيث يعرف الحضيض بأنه اقرب نقطة يكون فيها الكوكب من الشمس، ويتسارع الكوكب أثناء اقترابه من نقطة الحضيض، وبعدها يبدأ بالتباطؤ. أما الأوج هو النقطة التي يكون فيها الجسم في المدار بحيث يكون الجسم السماوي أبعد من الشمس. (ar)
  • 各個星體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大致是一個橢圓,它的長直徑和短直徑相差不大,可近似為正圓。太陽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而焦點是不在橢圓中心的,因此星體離太陽的距離,就有時會近一點,有時會遠一點。離太陽最近的時候,這一點位置叫做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時候,這一點位置叫做遠日點。 近日點(perihelion)這個字來自希臘字的peri和helios,意思分別是靠近和太陽。遠日點(Aphelion)則源自前置詞apo,意思就是遠離(away、off、apart)(相似的字還有近地點(perigee)和遠地點(apogee)分別是在軌道上離地球最近和最遠的點。)。 在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一種非圓形的)(任何只繞行太陽公轉的天體,軌道都是接近橢圓的,這種現象被稱為近日點進動,以阻止軌道成為簡單的封閉曲線,像是橢圓)。因此,它們都會有離太陽最近和最遠的點:近日點和遠日點,合稱為拱點,以軌道離心率測量軌道的扁平度(與理想的圓的差異。)。 近日點是行星、小行星、彗星或任何環繞太陽的天體,在軌道上最接近太陽的點。它與天體在軌道上距離太陽最遠的遠日點相對。 地球大約在每年的1月3日最接近太陽,而在7月4日左右離太陽最遠。不同年份最接近和最遠離的日期參見拱點。 地球在1月最靠近太陽和7月離太陽最遠時的距離相差大約500萬公里(310萬英里)。地球在1月初的近日點時,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億4710萬公里(9,140萬英里);相對的,在7月初的遠日點,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億5210萬公里(9,450萬英里)。因為遠日點時距離的增加,在給定的面積上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只有近地點的93.55%。當七月冬天降臨南半球時,地球位在遠地點,由於距離的增加降低了太陽輻射,加上白天也比較短,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南半球的冬天所獲得的太陽輻射熱,比六個月後在近日點1月的北半球冬季獲得的熱量要少。 當地球靠近太陽時,在北半球是冬天,而在南半球是夏天,因此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並不會影響到季節的改變。相反的,地球的季節變化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軸的轉軸傾角是23.4度,沒有垂直於公轉軌道的平面。這使得地球在12月和1月離太陽較近時,北半球是冬季而南半球是夏季。因此冬天落在陽光不是直接照射的北半球,而夏季的陽光幾乎是直接照射在南半球,而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無關。 (zh)
gold:hypernym
prov:wasDerivedFrom
page length (characters) of wiki page
foaf:isPrimaryTopicOf
is Link from a Wikipage to another Wikipage of
is foaf:primaryTopic of
Faceted Search & Find service v1.17_git139 as of Feb 29 2024


Alternative Linked Data Documents: ODE     Content Formats:   [cxml] [csv]     RDF   [text] [turtle] [ld+json] [rdf+json] [rdf+xml]     ODATA   [atom+xml] [odata+json]     Microdata   [microdata+json] [html]    About   
This material is Open Knowledge   W3C Semantic Web Technology [RDF Data] Valid XHTML + RDFa
OpenLink Virtuoso version 08.03.3330 as of Mar 19 2024, on Linux (x86_64-generic-linux-glibc212), Single-Server Edition (62 GB total memory, 51 GB memory in use)
Data on this page belongs to its respective rights holders.
Virtuoso Faceted Browser Copyright © 2009-2024 OpenLink Software